1995年11月,汨罗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水稻机械化第一市(县)。
1992年,汨罗在白水、沙溪、新市等乡镇采用机械化综合生产技术后,水稻平均亩产400公斤,增收252万元,科技投资收益率为1:3。
1993年6月,经可行性论证,汨罗决定向农业部申报“丰收计划”。
1994年初,省市分管部门领导实地考察后认为:汨罗地理自然条件独特,适宜优质稻种植和机械化操作,农机技术基础较好,具备机械化生产优质稻的综合技术力量。随后,农业部经过考察论证,确定汨罗为全国第一个成建制实施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机械化综合技术试点市(县),将全国110万亩“丰收计划”中的40万亩交给汨罗实施。
同年4月,汨罗成立“丰收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在楚塘、川山等5个乡镇进行综合试点,与全市15万农户签订40万亩实施合同。
在农机具推广方面,汨罗因地制宜确定推广工作的方向、重点、步骤和方法。针对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争取在两三年内使85%的农户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对经济条件较差的乡镇,除推广一部分农业机械外,帮助“三缺”(缺耕牛、缺机具、缺劳力)农户与已有农机专业户签订代机耕、代排灌、代植保、代收割、代运输等合同。至1995年,全市引进推广耕整机、稻谷破胸催芽机、化肥深施器、烘干机、小型联合收割机、精洁米机等新型农业机械1.3万台(件),兴办60个精洁米加工厂。
在加强农机具推广的同时,全市组织35个技术服务小分队到各地巡回服务,通过多种形式,将农机具的操作、使用、维修、保养等知识传授给农民。在新技术应用方面,重点推广了化肥深施、早稻机械破胸催芽和旱土耐寒育秧。市乡两级举办各类技术培训43场次,培训农民技术员1.2万人次。
汨罗实施水稻机械化综合技术两年来,水稻从种、管、收到稻谷加工,全部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作业,实现了高产高效。1995年11月,经湖南省、岳阳市有关领导和专家验收,汨罗41.16万亩双季稻田,成建制实施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机械化生产综合技术两年内,亩平增产81.9公斤,节省用工7.2个,降低生产成本20.6元,亩平增收178.45元。其中,水稻低产的八景乡,通过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连续两年全乡双季稻亩平增产285.2公斤,亩平增收163.15元;水稻单产较高的天井乡,全面实施“技术”后,每年亩平增产184.9公斤,亩平增收216.75元。(黄松柏 翁岳)
主要参考档案:
29号全宗永久第127卷
《湖南日报》
《汨罗年鉴》(1994-1996)
《汨罗报》
责编:张咪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合力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文脉华章|中文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
受权发布|习近平: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时政微观察丨合力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总书记提出新要求
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学习·知行丨诠释“法之必行” 习近平多次引用这一典故
下载APP
分享到